2023中国(南京)绿色建筑建材产业博览会

2023 China (Nanjing)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Expo

距离展会开始:261

网站首页 > 展会新闻 > 行业新闻 >

战略|碳中和目标下持续交通拓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

发布时间:2022-04-11 11:32:58   来源:

  
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、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以来,全国上下非常重视, 努力推动相关工作。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出发,实现2060 年碳中和远景目标非常必要。同时,不能忽视的是,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,是全球人口和财富最密集、自然灾害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。长期以来,我国在气候变化工作中重减缓、轻适应的现象一直难以改变。

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风险将成为新常态。2019 年《自然》杂志一篇文章警示地球已处于紧急状态,根据IPCC“全球临界点”概念,科学家评估的15个关键地球生态系统已经有9个突破了临界值, 其中包括极地冰川融化、亚马逊雨林退化、珊瑚礁死亡、大西洋环流减弱等等。《气候变化2021: 自然科学基础》指出,相比1895—1900年,过去1 0 年全球地表温度升高了1.09℃,其中人类活动的增温贡献高达1.07℃;1970—2020的半个世纪,是过去2000年来地球最“热”的50年,预计未来数十年全球升温可能达到或超过1.5℃,这将加剧所有地区的气候风险,出现更频繁和剧烈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。

2000— 2019年,全球共发生了约1.1 万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,造成47.5万人死亡,经济损失约2.56 万亿美元。2017年亚洲开发银行《面临风险的地区:亚太地区气候变化的人文因素》报告指出,亚太地区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,气温升高、降水异常、台风加剧、洪灾风险、空气污染、粮食短缺、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等正在威胁着亚太国家的发展与安全。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报告预测,在2005—2050年全球洪灾年损失增幅最大的20个城市中,有13个在亚太地区,其中包括5个中国沿海发达城市。

当前,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不是“选答题”,而是“必答题”,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决心、眼界和耐力。可喜的是,“公园城市”“无废城市”等城市发展新实践方兴未艾,正不断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积累宝贵经验和启示。绿色,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鲜明底色,更是一抹耀眼的亮色。

最新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,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,实现建筑物节能降耗。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,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.5亿平方米以上。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重要方面之一是减少建筑的碳排放,要加快绿色建筑建设,转变建造方式,避免大拆大建,积极推广绿色建材。同时,不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,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和新能源利用水平,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发展。
 
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:

1. 虽然目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,但是部分企业乃至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却非常淡薄,部分企业认为:自身对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的影响微乎其微,没有必要采取节能减排行为,更有甚者认为环境保护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。从而导致了治理设施建设项目进展缓慢,运营进度严重滞后。

2. 动力不足。企业作为追求成本最小化,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经济群体,在利润的刺激下,部分企业天然的具有违法排污的想法。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采取节能减排的最主要驱动力来源于政府的力度。然而部门地方政府考虑到企业对区经济增长的影响,存在地方保护思想,会酌情放宽对企业污染的处罚,在加之污染治理所需设施的投入及运营成本一般比较大,这样导致排污企业宁愿缴纳罚金,也不愿建设和运营相对成本较贵的污染治理设施。

3. 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扶持保障体系不够完善。很多环境保护的工作在开展进程中无法可依,导致难以进行。部分企业在节能减排过程中面临资金,专业技术,人才方面的困难,而相关的扶持却很少。

保护环境不仅仅是国家和政府的工作,同时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。

碳领域人才储备是双碳发展的重中之重

为满足双碳发展规划需求,全球范围内的各行企业都需要绿色低碳技能人才,未来绿色人才的权重占比将持续不断提高。

目前各行各业都需要碳核查、碳会计、碳审计、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衍生的碳信贷、碳保险、碳债券等工作人员。

碳排放管理人才如何成功上岗?

首先应该学习碳领域专业知识,需要掌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,碳排放管理本身不是一个行业,他是一项全行业技能,其应用场景遍布各行各业,所以学过了碳排放管理的理论与技能,还需要了解并确定想就职的行业,确定发展方向,比如想在电力行业就职,那么就需要去了解电力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需求、企业对岗位的需求及要求,在行业、企业、岗位需求的基础上调整自己学习方向,可以参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项目。

不断充电:碳排放管理领域是动态发展的,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,各类政策、法规、规则、标准都会不断迭代更新,这需要从业者不断更新知识体系,不断充电,参加深度垂直领域的知识学习。来源:搜狐网


上一篇:全国首个!江苏出台推进绿色认证工作意见
下一篇:高端访谈 | 王刚:“两个拥抱”,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

随机新闻
相关新闻